鼻咽癌主要受下列三個因素相互影響而形成 :
家族遺傳:鼻咽癌三個風險之首。患者兄弟姐妹及近親罹患的風險比一般人大。
曾受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具有某些遺傳基因的人若感染EB病毒(淋巴腺熱glandular fever的病原),患鼻咽癌的風險會較高。但也有鼻咽癌患者因為感染EB病毒,而對其他病毒產生免疫作用。
環境因素:某些生活和飲食習慣會增加鼻咽癌的風險。 例如,鼻咽癌俗稱「廣東癌」,因為廣東、福建、港澳、台灣等南方沿海地區的人特多。一種常見的說明認為是華南居民愛吃鹹魚等醃製的食物所致。醃製食物要用大量化學品,在體內長期累積可能會有影響。
初期的症狀包括:
中後期的症狀包括:
由於有很多淋巴管從鼻咽通向頸部,鼻咽癌擴散的第一個症狀可能是頸部的淋巴結腫脹。一發現頸部脹大就求醫,很有希望治癒。等到癌腫脹得太大,甚至擴散至肺、肝臟及骨骼,治癒就比較棘手。
香港由於空氣問題,常見鼻炎、鼻竇炎等呼吸道慢性病。由於症狀與早期的鼻咽癌相似,令鼻咽癌容易被忽略。有人看了幾個月的醫生,還以為是鼻炎。直到頸部的淋巴結發脹,才懷疑是癌。但此時癌症已開始轉移。估計有一半患者此時才初次求醫。有上述早期症狀的話,儘快請醫生檢查鼻咽。
鼻咽癌的診斷方法有多種,包括驗血及掃描造影。醫生會根據癌腫的分期等因素為你建議診斷方法。
進一步的檢查:
鼻咽癌主要用放射療法(Radiotherapy,俗稱電療)來治理,借輻射來殺死癌細胞。這對早期的鼻咽癌尤其有效。但在電療的同時,也會兼用藥物來加強療效,亦即化學治療(Chemotherapy,化療)。萬一電療收效不大,再用手術來切除腫瘤。 治療鼻咽癌或會影響到患者的眼、耳及牙齒。過程中可能要請耳鼻喉科醫生和牙醫協助。
放射治療(俗稱電療)用高能量射線來殺死癌細胞,是鼻咽癌主要的療法。單獨使用、與化學療法兼用均可。但輻射要對準癌腫,儘量避免傷及正常的細胞。
放射治療分體外和體內兩種。體外電療用大型儀器發出射線,對準腫瘤照射,通常只需幾十分鐘。體內電療則將放射性幼針或導線植入癌腫部位,讓高劑量射線連續幾天近距離攻擊癌腫。
副作用:
用藥物來擾亂癌細胞的生長和分裂,令癌腫無法增長,自然死亡。與電療的分別是:放療針對特定部位,而化療藥物透過血管運行全身,不放過身體任何部位的癌細胞。
化療分靜脈注射(IV)和口服兩大類,以前者較為普遍。每個療程通常為期數天。療程間休息幾個星期,讓身體從副作用中復原。療程的長短視乎癌腫的性質和患者對藥物的反應。
副作用:
萬一電療不見效,可能要動手術切除鼻咽的腫瘤和受影響的頸部淋巴結。然後再用化療來捕捉漏網的癌細胞。
副作用:鼻咽位於頭部深處,而頭部是人身的要害。鼻咽手術有時候會波及附近的神經,形成耳痺、牙關硬化、口腔疼痛乾燥、頸硬等。
完成治療後,建議患者定期檢查,包括內窺鏡檢查或掃描造影,監察康復進度。
諮詢熱線
電話: (852) 3656 0800
捐款熱線
一般捐款電話:(852) 3667 6333
每月捐款電話:(852) 3667 6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