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內臟,也是重要器官之一。它緊貼右肺葉,位於橫隔膜下方,胃的右邊,形狀呈角錐形,分為左葉和右葉。肝臟的下方是膽囊、小腸和胰臟。
肝臟有多達500多項功能,負責吸收進入體內的有用物質,同時排走對身體有害的毒素,主要肩負以下四大功能:
肝臟也是人體唯一能自行修復損傷的器官,即使大部分細胞受損,其餘部分仍能負擔身體需要並維持正常運作,也能逐漸增生至接近原來的大小。正因如此,初期肝癌一般沒有症狀,難以察覺,容易讓患者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肝臟約有六成細胞由肝細胞(hepatocyte)組成,其次是血管壁細胞和膽管(bile duct)壁細胞。在原發肝癌中,約有九成來自肝細胞,坊間一般以「肝癌」簡稱肝細胞癌。
約佔原發肝癌八成,癌細胞多局限於肝臟,較少擴散到肝以外的地方,分為單瘤及多瘤兩類。
膽管壁細胞的癌變,約佔原發肝癌的一成。膽管負責將肝臟分泌的膽汁輸送給膽囊,連接肝臟和膽囊。膽管癌多見於肝臟外的連結段,故又稱肝外膽管癌。治理方法與肝細胞癌療法大致相同。
肝臟是身體的排毒站,因此容易被其他部位的癌細胞透過血液入侵,形成外來的轉移性癌症。常見的轉移性肝癌源頭為大腸、胰臟、胃部、肺部及乳房。
請按此瀏覽最新癌症統計資料
乙型肝炎是東南亞地區的流行疾病,而香港乙型肝炎帶病毒率一直處於中至高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患上肝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100倍。至於慢性丙型肝炎病毒,雖不及乙型肝炎普遍,但患者患上肝癌的風險更比一般人高150倍。
當肝臟長期受損,損耗超過自身的修復能力所及,便要由纖維組織自我修補,引致多處結疤,形成肝硬化,有機會演變成肝癌。
由花生、穀物、粟米、大豆、乾果發霉產生的黃曲霉毒素(aflatoxin)可導致肝癌。
包括脂肪肝、高血脂(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高血壓、高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偏低等,多見於超重人士。
長期吸入有害化學物質,如塑膠廠使用的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簡稱PVC)。
肝癌常見於50至70歲人士,男性發病率約為女性的四倍。早期肝癌一般沒有症狀,發展至中後期才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初步檢驗
轉移癌的進一步檢驗
完成初步檢查後,如確定為原發肝癌,醫生便會為患者設計治療方案;如發現癌細胞由其他部位轉移過來,患者便須接受進一步檢驗,確定癌細胞的原發部位,才能設計適當的治療方案。
醫生一般會根據癌細胞的種類、腫瘤的大小、數目、位置、擴散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齡、健康狀況和可承受副作用的程度等去決定治療方案。由於部分肝癌源自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往往因病削弱,以致身體狀況未能承受一般癌症的常用療法,所以醫生一般會使用特別的療法醫治肝癌。
手術切除是治療肝癌最理想的做法。如患者情況不適合進行切除手術,醫生一般會使用局部治療,務求儘量保留肝臟健全的部分,例如利用消融治療消滅癌細胞,或把化療藥物和放射性物質送入腫瘤範圍施治,避免影響健全部分的肝臟。
諮詢熱線
電話: (852) 3656 0800
捐款熱線
一般捐款電話:(852) 3667 6333
每月捐款電話:(852) 3667 6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