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及成因
癌症及成因

了解發病成因,讓你輕鬆面對癌症

癌症或多或少影響我們每一個人。當控制細胞生長的基因受到破壞,或自父母遺傳了變異的基因,便會令細胞表現反常,逐漸發展成腫瘤。科學界現正不斷尋找方法,以求得出降低癌症風險及治療癌症的良方。

癌症會影響妳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且有很多問題是很正常的。 我們已經為您回答了一些最常見的問題。 我們的工作者還會幫助您解決與癌症診斷相關的任何問題。 撥打我們的熱線電話3686 0800了解更多信息。

問1

我的私家醫生證實我患上癌症,如我想到公立醫院接受治療,有甚麼途徑

您應與您的私家醫生商量,然後請他替您寫一封介紹信,列明需要將您的個案轉到公立醫院那一個部門。之後,您便可拿著信件到指定醫院的專科門診登記,預約診症時間。記著,香港公立醫院的專科門診部 (例如外科、腫瘤科等) 只接受註冊西醫的轉介,一般市民貿然求診是不會受理的。

問2

由私家醫生轉介到公立醫院的臨床腫瘤科接受治療,一般要輪候多少時間

醫院會按病人的緊急情況排期,癌症病人一般可獲優先處理。但亦要視乎輪候個案數目,一般來說,2至4個星期內可獲首次面見。

問3

如果我想從這間公立醫院轉到另一間公立醫院接受治療,有甚麼途徑

現時,本港的公立醫院是採用分區聯網制度。按本港人口分為五個地區,由地區內的醫院組成聯網,為區內的居民提供醫療服務。因此,癌症患者會被安排在其居住地區的地區聯網內、並設有臨床腫瘤科的醫院就診,一般情況下,病人不可隨便轉到另一所設有臨床腫瘤科醫院就診,除非是特殊情況,例如某區醫院輪候病人過多、或某醫院並未提供某病人所需的治療設備、又或某特殊病例需要其他醫院專家協助等等。

如果您想轉到另一間公立醫院接受治療,不妨坦白地與您的主診醫生商討,如果您有充份理由,他或會考慮將您的個案轉介到別的醫院。

問4

我父親的病情逐漸轉壞,而我的母親又不懂照顧他,是否可申請公立醫院的善終服務

善終服務 (或稱寧養服務) 是為晚期癌症病人和其家屬提供身、心、和精神上各方面的整體照顧及支援服務,幫助病人在生命最後階段裡活得舒適和豐盛,平靜寬懷地走完人生旅途,同時亦為家屬提供情緒支持和哀傷輔導。當要為末期病患者安排日常護理的時候,就可決定是否需要「善終服務」。病人及家屬可隨時跟醫護人員查詢「善終服務」及討論其可行性,如有需要,醫護人員會替病人作出申請。

您亦可考慮申請由黃大仙癌協服務中心所提供的免費家居關顧服務,電話:3656 0800。

問5

聽說公立醫院的善終服務床位很缺乏,要輪候很長時間,是真的嗎

現時本港共有10間醫院提供200多張善終服務 (又稱寧養服務) 床位,各醫院並沒有一致的輪候時間。如果病人真的有此需要,應先與醫生商量,儘快決定並作出申請。

問6

我的母親正在公立醫院接受治療,我們家人很想瞭解其治療的進度,請問可向醫院那些部門求助

病人家屬若想瞭解病人的治療進度,有以下兩個方法:如病人正接受治療,可於覆診時或回院治療時,向主診醫生或該部門醫護人員查詢。如病人正入住醫院,亦可透過病房經理向負責醫護人員查詢治療進度。

問7

我對我的主診醫生的態度十分不滿,可往哪裡反映

如對主診醫生的態度不滿,可向醫院病人聯絡主任反映。如果不滿意院方的回覆而欲作出進一步投訴,可致電醫管局的公眾投訴熱線2300 7125。

問8

我剛完成癌症治療,正計劃看中醫調理身體,但又不懂辨別市面上中醫的執業資格,怎麼辦

現時香港的執業中醫是受中醫藥條例所規管,而所有在本港作中醫執業的人士都必須註冊。市民可在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的網頁中的「註冊中醫名單」檢視您應診的中醫師的執業資格。任何人士未經註冊而在本港作中醫執業,均屬違法,病人需加以細心辨別。

問9

與醫生會面前,應該要做甚麼準備工夫

首先,在會見醫生的時候,您可以要求親友陪同應診,假如您的心情混亂,親友可以寫下您可能會忘記的診治意見,也可以由他們向醫生提出存疑的問題。再者,由於覆診時醫生會向病人查詢近日身體狀況及變化,所以如您能預先將不適徵狀、位置、頻密程度、發生時間等記下,將會大有幫助。另外,為了把握時間和避免遺漏,可預先寫下要問醫護人員的問題。最後,依時應診,帶備現時所服藥物、覆診證件、私家檢驗報告等亦十分重要。若您想知道更多詳情,請參閱由我們出版的《癌症資訊小冊子》系列裡「向醫生提問」一欄。您亦可預約中環癌協的「與專科護士傾一傾」環節,向我們的腫瘤及紓緩科護士查詢有關事項。請致電3667 3000預約。

記著,溝通是雙向的,和醫務人員交談時,應保持冷靜、坦誠和合作,提出合理的疑問和要求。

問10

我想嘗試接受中藥治療,本港的醫院有這方面的服務嗎

直至現時為止,本港的公立醫院未有正式為癌症病人提供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服務。但是,現時本港已有三間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浸會大學) 開辦中醫藥課程。據悉,他們均與不同醫院合作開設臨床診所,提供中醫服務,如欲瞭解多一點,可向有關大學或主診醫生查詢。

二零零九年三月,香港癌症基金會在威爾斯親王醫院腫瘤科內開設針灸中心,令更多癌症病人能受惠於中醫傳統治療。若想知道更多詳情,請致電威爾斯親王醫院癌症病人資源中心,電話:2632 4030。

問11

我因患癌症而停止工作,請問怎樣申請經濟援助?

如您因患癌症而停止工作,導致家庭經濟出現困難,可考慮向社會福利署申請綜合社會保障援助。此計劃旨在為經濟上無法自給的人士提供安全網,促使他們能應付生活上的基本需要。所有申請人必須已成為香港居民最少七年,並要通過入息及資產的審查;申請是以家庭為單位,所獲的援助亦會因應家庭人數而有不同。如欲提出申請,可親自前往您居住區內的社會保障辦事處申請,查詢熱線2343 2255。若您現正接受治療,可向駐院醫務社工查詢。

另外,香港癌症基金會亦為個別有財政困難的癌症病人,提供緊急援助金。若想知道有關申請資格及詳情,請致電癌協熱線3656 0800。

問12

是不是所有癌症病人都可以申領傷殘津貼?怎樣申請?

社會福利署下設公共福利金計劃,為嚴重殘疾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現金津貼,以應付因嚴重殘疾而引致的特別需要。這項計劃包括普通殘疾津貼及高額殘疾津貼,申請人無須接受經濟狀況調查,但必須符合下列條件。現時合資格的普通額傷殘津貼的申請人,可獲每月港幣$1,720元的現金津貼,而高額津貼則可獲港幣$3,440元現金津貼。

癌症病人如要申領普通額傷殘津貼,必須符合以下條件,第一,申請人必須成為香港居民最少七年;第二,申請人並沒有領取其他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津貼,如高齡津貼;第三,申請人必須獲公立醫院或政府診所的註冊醫生簽發證明,證實他有嚴重殘疾,並且其嚴重殘疾情況將持續不少於六個月。

至於申領高額殘疾津貼,除要符合申領普通額傷殘津貼的條件外,更要獲公立醫院或政府診所的註冊醫生證實他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別人不斷照顧;及沒有在政府院舍、醫管局轄下醫療機構、受資助機構的院舍內接受住院照顧。然而,並不是所有癌症病人的申請都獲批准,特別是一些已完成治療或病情較輕微的病人,他們經過手術治療及數月的休養,便可返回工作崗位,在此情況下,醫生或會評定其不屬殘疾或其殘疾不會持續超過六個月,這樣,申請便不獲批准。

癌症病人如欲申請傷殘津貼或不清楚自己是否合符資格,可向在公立醫院醫務社工或各社會保障辦事處查詢。

問13

醫生建議我自費選用療效較佳的化療藥,但我經濟上又負擔不來,請問哪裡可給予援助?

由於醫學發展日新月異,近年有不少據稱副作用較少,療效較佳的新化療藥進入市場,但這些藥物大多數價格高昂。當中,本港醫管局亦有引進個別藥物,供有特別需要的病人使用,但病人自費使用。雖然醫管局有為個別新化療藥提供資助,但使用病人必需要通過經濟審查;如病人不瞭解自己將要使用的新化療藥是否獲資助,可向主診醫生及駐院醫務社工查詢。要是藥物未獲資助,可嘗試聯絡一些報章的社會愛心服務基金,又或其他社福團體,他們會考慮個別病人的情況而施以援助。

問14

我父親是獨居的,他患了末期癌症,日常起居飲食無人照顧,請問那裡可提供協助?

現時,有一些非政府機構會為日常起居飲食無人照顧的獨居長者提供家務助理服務,包括個人照顧、護送服務、家居清潔、洗衣及購物服務等。此外,為免體弱長者、殘疾人士、過早或不適當地入住醫院或院舍,近年亦開始推行「綜合家居支援服務」,這是採用多專業的模式,提供護理照顧、個人康復服務及社工服務。工作員會考慮服務對象的殘疾程度,為他們設計及提供一套有計劃及整全的家居及社區支援服務。以上的服務的收費會按服務使用者的經濟情況而擬定,如有需要,可透過駐院醫務社工申請或查詢更多資料或安排轉介。

假使您經濟情況許可,亦可考慮聘用一些受訓的起居照顧員在家中照顧癌症病人。此外,您亦可參加志願團體的社區支援計劃,享用有關家居照顧或暫顧服務,詳情請與下列機構或團體查詢:

社會福利署 2343 2255
聖雅各福群會 2835 4359
香港傷殘青年協會 2337 9311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 2424 2044
扶康會 2484 1001
鄰舍輔導會 2726 2480
善寧會 2868 1211

 

問15

請問社區上有沒有護送病人往返醫院覆診或治療的服務

除了家務助理服務外,現時亦有一些非政府機構提供護送服務。例如「易達巴士」就為年滿六十歲或以上、行動困難的長者提供護送服務,每次收費約港幣15至70元。另外,愛德循環運動亦提供免費護送服務,但使用者需支付陪行義工之舟車費。 

香港癌症基金會的癌協服務中心亦有提供陪診服務,由義工負責接送病人往返醫院。陪診服務費用全免,唯病人需要負擔有關交通費用。如欲查詢更多資料,可致電本會服務熱線:3656 0800。

問16

我因接受化療而身體變得虛弱,但我現居舊式唐樓,沒有電梯代步,每天要攀爬六層樓,體力不繼,感到吃不消,怎麼辦

如病人因身體或健康問題而面臨特殊居住上的困難,可透過社會福利署「體恤安置」計劃,解決他的問題或改善他的困境。在接獲轉介後,負責甄別的社工深入瞭解申請人的家庭背景、經濟狀況、住屋需要及迫切性。但必須注意的是申請人不能擁有住屋物業;此外,在配屋 (公共房屋) 時,申請人至少一半家庭成員必須居港滿七年。詳細情況可向駐院醫務社工瞭解。

問17

我母親不幸因癌症過身,但我家沒有辦理後事的經驗,哪裡可提供協助

如家人不幸去世,而遺屬又沒有辦理後事的經驗,可與安家舍 (2725 7693) 聯絡,她們可為您提供有用的資料和適切的輔導。此外,亦可致電東華三院殯儀熱線 (2303 1234) ,他們轄下的鑽石山殯儀館,更為有經濟困難的家庭提供免費殯儀服務。

問18

家裡有人患上癌症,需要輪椅協助,哪裡可借用

現時,本會在香港七間主要公立醫院的臨床腫瘤科內均成立了癌症病人資源中心,包括瑪麗醫院、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屯門醫院、伊利沙伯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基督教聯合醫院及瑪嘉烈醫院;同時在鄧肇堅醫院綜合紓緩治療日間中心裡亦有輪椅租用服務,病人可於出院時租用。

此外,香港癌症基金會屬下的黃大仙癌協服務中心,亦設有免費輪椅借用服務,詳情可致電本會服務熱線3656 0800查詢。

問19

母親患上了末期肺癌,我們曾懇求醫生不要將病情告訴她,怕她知道後變得意志消沉,我們做得對嗎?

不少家人因擔心病人承受不了噩耗,而懇求醫生不要將病情直接告訴患者,當中的愛意是值得體諒的。可是,當我們再細想一下,便會發覺這不是最佳的面對方面,正所謂「紙包不住火」,試想想當病人身體逐漸轉壞,又經常進出醫院做各種檢查和治療,怎會不起疑竇?加上家人對病情三緘其口,顧左右而言他,又怎能教病人相信病情是輕微呢?

根據我們的經驗,在缺乏正確的資訊下,病人對病情的估計往往比實際情況來得更壞。此外,家人未能坦白與病人談論病情,更遑論坦白地分享感受,最後,家人及病者的情緒都得不到宣洩,從而影響有效溝通。有外國的研究結果顯示,癌症病人或會因不能即時接受病情而出現暫時性情緒低落,但長遠而言,讓病人瞭解病情是有助他們面對日後的療程。因此,我們認為問題的重點不是應否將病情告知之病人,而是怎樣將病情告知病人,從而減低對他們的焦慮和擔心,增進彼此的支持。

問20

我父親患上了癌症,我應怎樣開口將病情告訴他

由於病人有知情權,一般來說,醫生是有責任將病情告之病人的。因此,如家屬有需要,是可以要求醫生安排一個約會,於家人在場的時候將病情告之病人,事實上,一些公立醫院已有類此的安排。

但如果家人希望親自將病情告之家人,便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家人的共識:事先與其他家庭成員商討,得到他們的支持才告之病人,並且作出分工。如有家庭成員反對,應先向他們解釋,以免日後發生不愉快的事件。
  2. 自我準備:要親口告知心愛的人患癌的事實是十分困難的,有些朋友更形容這是「殘酷的事實」。因此,我們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心理準備,幫助自己接受病人得悉病情後可能出現的情緒反應,並作適當處理。
  3. 環境準備:找個平靜的、輕鬆的環境,不宜在病人很興奮或不安的情況下談論病情,更不宜於嘈雜人多,缺乏私人空間的環境下進行。
  4. 探索病人的意願:我們要尊重病人的知情權,但亦要尊重病人「不想知」的選擇。開始時,可查問病人對病情的掌握程度,如「醫生怎樣同您講?」「您知不知自己的情況怎樣?」,如病人表示不大清楚,可直接問他「您想知清楚嗎?」如何病人表示不想知,或顧左右言他,反映了他仍未有充份心理準備去接受事實,可待遲一些才告訴他。
  5. 從事實開始:如病人表示想知道病情,可逐步將事實告之,令他容易適應及接受,亦可留意他的反應,如先說「醫生說您身體有一個腫瘤」,再說「這腫瘤是惡性的」。避免一些容易挑動情緒的形容詞,如「絕症」、「無得醫」等。
  6. 聆聽感受,瞭解他的看法:當講出事實後,查詢他的看法,鼓勵他講出內心的感受。部份病人初次得悉病情時會感到震驚,腦子空白一片,不懂回應。如遇上這情況,家人毋須過份擔心,給他多一點時間和空間去消化這訊息。
  7. 保持希望,給予支持:家人可表白自己的感受,表達與他同行的決心,如「我知道面前的路不易行,但我們一定會與您支持到底的。」同時,應避免令病人產生不切實際的期望,「聽說某某神醫能醫百病,您一定沒事的」;此外,亦不宜否定病人的情緒,避免說「您不要傷心、不要擔心」,「不要哭,要面對」等。
  8. 記著,溝通是雙向的,多留意對方的反應及自己的感覺,如任何一方未有充足的心理準備,是很難達致坦誠的溝通的。

 

問21

我父親上月因癌症離世,母親為此悶悶不樂,我可以怎樣幫助她

縱然許多人都懂得說「人有悲歡離合」,但是當親愛的人撒手塵寰,天人永隔時,產生傷痛的感受是必然的反應,而傷口是需要時間來愈合的。若發現母親因父親離世而感到悶悶不樂,可抽多一點時間陪陪她,聆聽她的感受,鼓勵她把抑壓情緒表達出來,特別是在一些重要的節日或紀念日前夕,留意她的情緒變化。如發現母親的情緒持續受困,可以向一些專提供喪親哀傷輔導的機構如安家舍 (2725 7693) 及贐明會 (2361 6606) 等尋求協助。

諮詢熱線
電話: (852) 3656 0800                                                                            

 

捐款熱線
一般捐款電話:(852) 3667 6333
每月捐款電話:(852) 3667 6332                                                                            

  1. 問題或意見:請到您的意見與我們聯絡
  2. 捐款查詢:[email protected]
  3. 傳媒查詢:[email protected] 
  4. 籌款活動查詢:請見支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