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3日
縱然許多人明白「人有悲歡離合」的道理,但當重要的人與自己天人永隔時,產生傷痛的感受是必然的反應,而傷口亦需時間來癒合。
中國傳統社會往往對癌症及死亡有所忌諱,或會催化患者家人及喪親者壓抑哀痛,加上面對新環境的適應,部分家庭會感到絕望是不難理解的。癌症基金會資深社工殷麗琴表示,香港不少受癌症影響的人士不知道如何尋求協助,甚至不願意或不好意思接受援手,而令自己百上加斤。
作為身邊的親友、鄰居、同事或朋友,可透過以下建議,給予喪親者適時的支援:
(一) 陪伴 : 喪親者或會感到孤單和害怕,對未來要面對的事亦會感到陌生,可陪伴在旁處理要面對的事,讓喪親者減輕恐懼 ;
(二) 聆聽 :與其對喪親者說「折哀順變」,倒不如耐心聆聽他們的哀痛和需要,有需要可提議他們向提供免費癌症支援的機構尋求協助;
(三) 支援孩子 : 若患者為人父母,孩子在家長患病過程中可能會被忽略,讓孩子了解父母的情況和接受喪親的事實是非常重要的,有需要應請專業人士幫忙;
(四) 保持聯繫:喪親者在喪親初期或會得到很多人的關懷,但思念及哀痛往往會隨著日子久了及生活的變化而浮現,傷痛或會令他們自我孤立,親朋好友應定時保持聯絡,鄰舍亦可多點留意,幫手提高警覺。
身邊人可鼓勵喪親者把抑壓情緒表達出來,特別是在一些重要的節日或紀念日前夕,更要留意他們的情緒變化。若情緒持續受困,便應協助他們尋求喪親哀傷輔導,有需要可致電癌症基金會的服務熱線:3656 0800。
香港癌症基金會
資料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諮詢熱線
電話: (852) 3656 0800
捐款熱線
一般捐款電話:(852) 3667 6333
每月捐款電話:(852) 3667 6332